Bardon
  • 圖書類別
  • 圖書搜尋
  • 作者查詢
  • 獎項排行
  • 代理客戶
  • 目錄下載
  • 參考連結
  • Chinese Original Works
  • 關於
  • 聯繫

圖書搜尋

進階搜尋:
原文書名
中文書名
ISBN
作者名
書訊內容
標籤
圖書類別
遊戲如何變成了操控的工具,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在《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這本書中,安瑞恩解釋了遊戲如何被用來作為剝削的工具——不管在哪裡,從健身房到工作場所,用分數、獎勵以及排行榜來操控人們。在這些遊戲中,玩家除了玩下去別無選擇,而且如果搞砸是沒有機會重來的。他對此提出了解決的範例。 一名電話客服人員耐心地為一位客戶進行列表機的故障排除,在此同時,他的螢幕角落有一個卡通人物會在他聽起來不夠投入的時候責備他。Warehouse的工作人員正在打包包裹,同時有一條虛擬的龍從他們的螢幕前跑過。如果他們打敗別的同事,就能獲得獎賞。如果輸了,就會被開除。一名精疲力盡的Uber司機需要額外的現金,所以她接受了APP彈跳出來的訊息要求:多載運三趟旅程來獲得六塊美金的紅利。遊戲APP利用各種獎勵機制讓玩家買點數花時間一直過關獲得安多酚,不知不覺中這些玩家的皮夾被一點一滴的榨乾。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Adrian Hon (安瑞恩·韓)
歷時超過一個世紀的全球資本主義正展開它的新篇章: 資本主義正從「股東資本主義」(shareholders capitalism),轉向「利益相關者資本義」(stakeholders capitalism)。而企業領導人正身處這個政治與文化變遷的時代裡,社會及經濟演變的實務核心。 「財富」傳媒CEO艾倫·默瑞,多年美國前五百大企業觀察者,將告訴您資本主義的未來。
明日的資本主義:㝷找商業的靈魂
Alan Murray (艾倫·默瑞)
深入探討信任的本質中瞬息萬變的層面,為讀者帶來突破性的全新洞見, 不論是今日社會中或是商場上的任何環節,信任都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執行長、高階主管、董事長和政客等各大機構各種領導階層人員,都面臨各種難題折衷處境,在社會動盪的時期裡更是面臨逆境和渴望改變的擁護者。要重建這些連結必須要先了解信任的新定義,在這個時代裡要怎麼建立信任,失去信任之後又要如何重建。
信任的力量:企業如何建立、失去和重建信任?
Sandra SucherShalene Gupta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04年出版 授權國家:法國、冰島、丹麥、挪威、瑞典、英國 故事簡介:
狗貓鼠大亂鬥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07年出版 故事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名叫保羅的長頸鹿,他吃樹上的葉子吃膩了,他覺得葉子太乾了嚼而無味,他吃過了紅葉、綠葉、黃葉、藍葉但還是覺得葉子很難吃。保羅心裡暗想,如果可以吃別的食物生活應該會有趣的多吧,也許他可以像獅子那樣撲上無辜的小白兔,不過保羅知道他沒法像獅子跑的那麼快,而且撲上獵物的動作應該會傷背。突然一隻蒼蠅飛過眼前,看起來還挺好吃的,保羅張開嘴巴試了好幾次終於吞到一隻蒼蠅,真的還挺好吃的。其它的長頸鹿看著保羅沒說什麼,但他們覺得保羅真是怪咖一枚。保羅心裡則是想雖然蒼蠅很好吃,但蒼蠅那麼小可能得吃上一千隻才會飽吧,所以保羅改去追一隻小鳥想看看是否小鳥吃起來會比較有飽足感。其它的長頸鹿看著保羅追著小鳥跳來跳去覺得不可思議,長頸鹿就是應該乖乖安靜的站著吃樹上的葉子啊。這個夜晚沒人想待在保羅身旁,因為他實在是太怪了。隔天保羅把他好不容易吃到的小鳥吐了出來,滿嘴鳥毛,他的牙齒根本沒法咬小鳥。最後保羅只好乖乖的吃葉子,他其它的長頸鹿伙伴也回到他的身邊。雖然看起來保羅和其它長頸鹿沒什麼兩樣,長長的脖子,身上有斑點,悠閒的走在樹林裡吃著葉子,但是偶爾他會不經意把立在葉子上的蒼蠅一起吃到肚子裡,因為這樣葉子吃起來好吃多了。
酷哥長頸鹿保羅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07年出版 故事簡介:
為什麼他的骨頭比較大?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11年出版 授權國家: 丹麥、德國、挪威、加拿大、捷克、瑞典、冰島、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匈牙利、烏克蘭、英國、韓國、西班牙、馬其頓 故事簡介:
被壓扁的兔子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12年11月出版 授權國家: 丹麥、英國、義大利、挪威、保加利亞、冰島、韓國 ★此書獲得2013年「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White Raven Prize)
兔子大戰野狗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授權國家: 加拿大/美國、丹麥、德國、英國、挪威、保加利亞、韓國 故事簡介: 一隻老鼠和他的朋友威爾伯特在玩捉迷藏,老鼠倒數完之後開始在森林裡找他的朋友。森林裡有好多大樹,老鼠一棵一顆檢查樹後是否有躲著他的朋友威爾伯特但一直沒找到。老鼠遇到了一隻小鱷魚並問小鱷魚有沒有看到他的朋友威爾伯特,小鱷魚說沒看到並說「如果你告訴我你朋友的長像也許我可以幫忙找」。老鼠回答「他和我長挺像的,只是比我高一點」。小鱷魚想了一想回答「他啊…有我有看到他。不過我把他吃了!」老鼠不可至信的叫著「不!!!!!!!!!!!!!!!!!!!!!!」害怕難過生氣種種情緒同時湧上老鼠的內心。接著小鱷魚笑了出來說「我騙你的啦,我沒吃你的朋友」,小鱷魚張開他的大嘴說「我沒吃過任何人,這樣吧,我一起來幫你找你的朋友」。最後老鼠在一棵大樹後面找到他的朋友威爾伯特,但是小鱷魚怎麼看就是沒看到。老鼠說「你沒看到威爾伯特的耳朵嗎?」,小鱷魚說「真的沒看到」。最後老鼠和威爾伯特決定讓小鱷魚一起玩捉迷藏,只是每一次小鱷魚當鬼的時候他只找的到老鼠但找不到威爾伯特,老鼠每一次都得幫忙找……。
威爾伯特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原法羅群島出版社版本2017年4月出版 授權國家: 丹麥、韓國、英國、斯洛文尼亞、挪威、馬其頓、瑞典、保加利亞、冰島、義大利 ★此書獲得2018年「北歐理事會兒童和青少年文學獎」(Nordic Council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Literature Prize 2018)
沒人去過的那棵樹
Bardur Oskarsson (巴德·奧斯卡森 )
★ Orbit UK與Orbit US將於2022年夏季推出新版,此系列先前是作者自助出版廣受讀者歡迎。 場景是在攝政時期的倫敦,《摄政时期童话故事》結合了《名門韻事》的歷史魅力和英倫魔法師 Jonathan Strange 的奇幻魔法,系列叢書中每本單集略有關聯,但也都可以獨立存在,每本都展現出躍然紙上的生動童話。
攝政時期童話故事
Olivia Atwater (奧利維亞·阿特瓦特)
之前David看了Netflix科幻影集「碳變」 (Altered Carbon),這個影集改編自反烏托邦科幻小說,人類意識可以被數位化保存,有錢的人可以打造一模一樣的分身複製人,透過植入意識可以永生,窮人則可以使用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身體延續生命,David覺得這個設定真的是太吸引人了。在這個科幻影集/小說中我們仍可以看到階級對立矛盾、科技與人性衝突、藥物濫用、人工智慧等各種議題。其實David認為科幻小說吸引人的很大原因是在假想的世界時空中仍能引射我們現實的生活。(沒看過影集的人真的可以找來看一下,目前已有兩季) 今天想介紹給大家的科幻小說David一讀完國外給的介紹就覺得很有趣,一群前往外太空探險的人類,因為太空任務充滿危險,探險隊中有一位米奇簽下了「賣身契」,只要他不幸死亡,探險隊得以用最新的複製人科技打造新的米奇,還能還原大部份米奇的記憶幫助他完成各種太空任務,換句話說米奇可以像九命怪貓一樣一直死一直活。
米奇7號
Edward Ashton (愛德華·艾斯頓)
★ 此書是紐約時報12月2日該週的選書Editors’ Choice 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on December 2 ★ 此書被《芝加哥論壇報》選為2021年送禮好書之一Chicago Tribune’s Best Gift Books of 2021 ★ 作者同意此書註釋可以不擺 (原書451頁到537頁)
美國漫畫史
Jeremy Dauber (傑里米·道伯)
★此書版權已授權荷蘭(Hollands Diep) ★作者特別錄製了一段影片介紹這本小說: https://share.weiyun.com/jL9KE5G0
為了母親葛洛莉亞而戰
Atticus Lish (阿提克斯·利什)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決選名單(Finalists) ★「讓這本書把魔法帶給我們吧!讓我們回想起那些最勇敢和真誠的自己。」——《紐約時報》書評 ★出版立刻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一砲而紅且報導量爆量的《先知》,被《娛樂週報》(Entertainment Weekly)評為「全新表現型態的史詩」、「偉大突破」、「似托妮.莫里森魔幻寫實」,但是「其針對社會動盪的討論更是獨樹一格」。
先知
Robert Jones Jr. (小羅伯特瓊斯)
NEW YORK TIMES • 10 BEST BOOKS OF 2021 New York Times • Times Critics Top Books of 202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On Juneteenth
Annette Gordon-Reed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and acclaimed linguist John McWhorter argues that an illiberal neoracism, disguised as antiracism, is hurting Black communities and weakening the American social fabric.
Woke Racism: How a New Religion Has Betrayed Black America
John H. McWhorter
時間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的時刻1944年末1945年初。被遺棄在東普魯士(今俄羅斯波蘭立陶宛等地)的德國婦女與小孩在國家易主後被迫流亡。當蘇聯紅軍到來,很多德國婦女為了保住小孩的性命,將他們送去森林裡自生自滅,這些小孩們無助徒步走在森林裡尋找食物,想盡辦法度過酷寒的冬天,其中很多小孩偷偷的穿過邊境到立陶宛,向當地的農夫乞食、討工作或是冀望能被帶回原來的家鄉。 這些沒有家的小孩後來被稱為狼孩(德文Wolfskinder, 英文Wolf Children)。他們無家可歸的日子裡面臨各種折磨、痛苦和暴力,但是他們之中有些人也見到了人性的良善、新生活的希望、一個更好的未來。
失去根的狼孩
Alvydas Šlepikas (阿維達斯•萊彼卡斯)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A behind-the-scenes look at the making of the iconic musical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Putting It Together chronicles the two-year odyssey of creating the iconic Broadway musical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In 1982, James Lapine,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career as a playwright and director, met Stephen Sondheim, nineteen years his senior and already a legendary Broadway composer and lyricist. Shortly thereafter, the two decided to write a musical inspired by Georges Seurat’s nineteenth-century painting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Putting It Together: How Stephen Sondheim and I Created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James Lapine
From Nobel Prize winner Syukuro Manabe and Anthony Broccoli, a definitive account of how we have come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ocesses behind global warming Syukuro Manabe is perhaps the leading pioneer of modern climate modeling. Beyond Global Warming is his compelling firsthand account of how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came to understand the human caus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ow numerical models using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computers have been instrumental to these vital discoveries. Joined by atmospheric scientist Anthony Broccoli, Manabe shows how climate models have been used as virtual laboratories for examining the complex planetary interactions of atmosphere, ocean, and land. Manabe and Broccoli use these studies as the basis for a broader discussion of human-induced global warming―and what the future may hold for a warming planet. They tell the stories of early trailblazers such as Svante Arrhenius, the legendary Swedish scientist who created the first climate model of Earth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and they provide rare insights into Manabe’s own groundbreaking work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Expertly walking readers through key breakthroughs, they explain why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has caused temperatures to rise in the troposphere yet fall in the stratosphere, why the warming of the planet’s surface differs by hemisphere, why drought is becoming more frequent in arid regions despite the global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nd much more.
Beyond Global Warming: How Numerical Models Revealed the Secrets of Climate Change
Syukuro Manabe (真鍋淑郎)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A Washington Post Notable Book Excerpted in The New Yorker
The Lyrics: 1956 to the Present
Paul McCartney
David下班偶爾會看看Netflix娛樂一下,最近很開心發現自己代理的書PENGUIN BLOOM by Cameron Bloom & Bradley Trevor Greive被改編成Netflix電影<希望鳥>,電影拍的挺好挺感人的,相關連結請參考: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3504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D0PlwGIyW0 (trailer)
企鵝.布倫 (被改編成Netflix電影<希望鳥>)
Cameron Bloom (卡麥隆.布倫)Bradley Trevor Greive (布萊德雷‧崔弗‧葛瑞夫)
★澳大利亞圖書業獎得主,國際暢銷書《企鵝.布倫》(Penguin Bloom: The Odd Little Bird Who Saved a Family)作者又一全新作品! ★《企鵝.布倫》,已翻拍為好來塢電影,由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與安德魯·林肯(Andrew Lincoln)領銜主演!
珊.布倫:心痛與鳥鳴
Samantha Bloom (珊曼莎.布倫)
不曉得大家是否有觀看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典禮? 其中有一項傳統是請詩人在典禮上朗讀一首詩歌。今年受邀的是只有二十二歲的詩人艾曼達·戈爾曼(Amanda Gorman),她創作的詩叫《我們攀登的山丘》(The Hill We Climb)。曾在以前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朗讀過詩文的包括了Robert Frost與Maya Angelou等詩人。原本艾曼達·戈爾曼的twitter只有四萬八千人在追蹤,她現在已有140萬人在追蹤,她的Instagram則是有330萬粉絲。另外在Amazon上她的作品已經有非常多讀者關注與預定登上排行榜。(今天寫書訊的當下THE HILL WE CLIMB是排第一名) 很高興告訴大家博達代理了這個作者三本書,一本是童書繪本《讓改變歌唱》(Change Sings: A Children’s Anthem)、一本是就職典禮上朗讀的《我們攀登的山丘》(The Hill We Climb: An Inaugural Poem for the Country)禮物書,此書還收錄了歐普拉(Oprah Winfrey)的前言、最後一本是詩選,書名也叫《我們攀登的山丘》(The Hill We Climb and Other Poems)。《讓改變歌唱》這本書的翻譯版權是在Viking Children's Books,另外兩本書的版權在Writers House, LLC (Children)。
1.《我們攀登的山丘》禮物書 2.《我們攀登的山丘》詩選
Amanda Gorman (艾曼達·戈爾曼)
我的客戶FSG/MCD特別請我告訴大家這不是另一本講新冠病毒(COVID-19)的書,而是討論隔離(quarantine)在歷史上不同國家地區的發展與應用,比方說中世紀的黑死病與鼠疫、到當代的伊波拉病毒以及處理核廢料的方式。今天的監控科技與大數據的運用都一直在改寫「隔離」的定義與運用,從最近桃園的本土案例大家每天看染疫醫護足跡,或是不同國家本土案例出現時封城的方式。隔離數百年以來改變了建築設計、城市、邊界,但做為一個概念我們常常會誤解「隔離」的由來。「隔離」這個看似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方式是否會出現道德問題以及政治權利的濫用? 雖然「隔離」在醫學史上已經發展運用了六百多年,但是「隔離」很多時候是宗教、道德非理性的獵巫行為,囚禁或是關在檢疫所等著任何不正常的徵召出現。 傑夫·馬納赫(Geoff Manaugh)、尼古拉·特威利(Nicola Twilley)帶著讀者回顧義大利威尼斯(Venice)、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地中海上的馬爾他(Malta)參觀中世紀的隔離島與隔離醫院,以及在美國紐約與華盛頓研究機構模擬未來傳染病散播的軌跡與速度,甚至是深入新墨西哥沙漠底下一窺擺放核廢料的隔離空間,甚至是拜訪NASA瞭解他們保護地球不受外星球物質的各種污染。歡迎和David索取書稿。
直到被證明安全: 隔離的歷史與未來
Nicola Twilley (尼古拉·特威利)Geoff Manaugh (傑夫·馬納赫)
人類的心智真的是非常深奧,我們總是因為生活中遇到一些難題想破了頭想找出解決的方案。David的爸爸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雖然只有小學畢業,但他有一個創客(maker)的靈魂。David的爸爸是個農夫,住在很少下雨的中部,他一直很想設計運用太陽能的熱水裝置,這樣就不需要使用電熱水器耗電。結果他找來了很粗很黑的水管擺放在他親手蓋起來的山中小屋屋頂,透過一些設計讓水管能在白天吸收太陽的熱能儲水,晚上的時候就可以有免錢的熱水可以使用,雖然David很驚訝爸爸的聰明才智,唯一的小缺點就是熱水總是有一股橡皮塑膠水管的味道。 今天想要介紹給大家的書是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預定擺在倫敦書展目錄的重點科普書,作者斯凱勒·提比茲 (Skylar Tibbits)是自組裝科學的先驅,他曾在TED TALK發表目前科學已經能把3D列印的技術再更往上一層推進,除了列印立體的物件,透過瞭解物質的特性(比方對於溫度或光線產生的膨漲、收縮現象),我們可以列印出隨著時間改變形體的物體。比方在影片中斯凱勒·提比茲展示了特殊聚合物浸入水中時會自動形成MIT字形的蛇形物件。
4D打印:自動成形的新物質革命
Skylar Tibbits (斯凱勒·提比茲 )
David的外甥女生了寶寶(是的,David已經是舅公了Orz),目前9個月大,前一段時間親家母心血來潮餵他吃幾口蛋,沒想到出現過敏的狀況,又吐又起疹子的,嚇壞我們一群人了。後來才知道寶寶的腸胃還在發育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吃,若對某些食物出現過敏狀況,一般都會再緩個幾個月再試看看,有些時候寶寶就不再過敏了。David是挺幸運的,似乎不太會食物過敏的情況,好像只有一次吃螃蟹起了點疹子有點癢而已。不過這幾年David的家人、朋友有食物過敏、乳糖不耐的情況,有些人不能喝牛奶、有些人不能吃花生、有些人不能吃海鮮,輕微的症狀可能是起疹子、鼻子喉嚨發癢紅腫,嚴重的食物過敏可能會導致休克是有生命危險的。 今天想介紹的書《食而無懼》(Food Without Fear: Identify, Prevent, and Treat Food Allergies, Intolerances, and Sensitivities)真的是一本很實用的書,讀者可以更瞭解自己位於食物敏感性光譜的哪一端,以及如何面對食物過敏的情況。歡迎和David索取書稿。
食而無懼
Dr. Ruchi Gupta (鲁奇·古普塔 )Kristin Loberg (克莉絲汀‧羅伯格 )
講到工作,我想每一個人一定都有很多的委屈與故事。科技與自動化並沒有解放現代人被工作綁著的束縛,反而被運用來測量或是監控我們的工作。 David來博達工作的前幾年非常不喜歡請假,因為若請超過的事假會被扣薪(有趣的事大部份台灣的公司加班是沒加班費的…)。不過去年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無法出差無法出國,我反倒是事假逾假了 15天,我覺得與其讓自己過得那麼不快樂身體不健康,那不如勇敢的去騎腳踏車環島、跑馬拉松、爬百岳,身心一但平衡了,工作才能更有效率,業績也才能繼續保持。如果我一直加班只是為了更快的回覆版權查詢、處理報價、寫書訊,那最後我可能是動不動就生大病進醫院(David以前真的因為工時太長工作太累深受眩暈所苦,還好下定決心不加班之後這樣的情況已經多年沒發生了)
過勞悲歌
Jamie K. McCallum (傑米·穆凱倫姆)
★此書版權已售權義大利(Il Saggiatore) ★這本小說讓人聯想起W.G. Sebald的寫作主題,另外也有點卡夫卡式的荒謬與困境。 ★1999年普立茲小說獎作品《時時刻刻》(The Hours)知名小說家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評論這本小說是「獨幟一格的原創作品,以華麗的文筆書寫,照亮了平常我們看不見的甘草人物以及這個族群,這是這本小說更深層的用意。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文學作品」。
晚餐外送員奇想曲
Peter Mendelsund (彼得‧曼德森)
★2015年首屆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上馬雲的一句化讓《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創辦人阿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毅然決定離開《赫芬頓郵報》並於2016年創辦了健康新創公司Thrive Global,馬雲與阿裡巴巴創辦人蔡容信都投資了Thrive Global。Thrive Global與Hachette Go將合作出版三本心理自助的書,《找回生活的支點》是此系列的第一棒。 ★《找回生活的支點》此書版權已授權英國Headline Home。 ★此書2021年3月出版,是Hachette Go主打的心理自助書。
Your Time to Thrive: End Burnout, Increase Well-being, and Unlock Your Full Potential with the New Science of Microsteps
Marina Khidekel (瑪麗娜·吉德克爾)
一場婚禮,一趟前往西班牙的旅行,一位氣死人的男子,三天虛假的偽裝。或者你也可以換句話說,這是個絕不可能成真的計畫! 卡特琳娜.馬丁(Catalina Mart&iacute;n)終於脫單了!這消息本來只有卡特琳娜的媽媽知道,然而家人間沒有祕密,一轉眼全家人都接獲這個喜訊。這對卡特琳娜家人來說是極為不可思議、天大的消息,所有人都因此樂不可支,這件事情絕對足夠登上隔天小鎮地方報頭條:「卡特琳娜將帶著她的美國籍男友參加姊姊的婚禮,眾人都應邀參加並見證這場魔法般的世紀盛事!」
愛情悄悄來襲
Elena Armas (艾蓮娜.阿瑪斯)
★故事情節讓人聯想起新海誠感人的日本電影《你的名字》,書中同樣探討記憶與遺忘、渴望與失去的主題。 ★作者的創作靈感來自他一個人獨居於加州的孤獨經驗,此外也來自他真實生活的經驗,他曾與高中的女性死黨交惡失聯,後來對方釋出善意主動聯繫,但達斯汀‧草沒有接受,過了幾年對方因故死亡作者懊悔再也沒有第二次機會重修舊好。作者接受採訪的內容可以參考底下連結: https://thequietpond.com/2021/01/17/our-friend-is-here-an-interview-with-dustin-thao-author-of-youve-reached-sam-on-his-debut-kimi-no-na-wa-and-his-dvpit-journey/
喂? 我是山姆
Dustin Thao (達斯汀‧草)
★此書版權已售權22國,詳細清單如下: Brazil/Planeta, Bulgaria/ERA Mediya, Croatia/Znanje, Czech/Euromedia, Germany/Rowohlt, Greece/Dioptra, Hungary/General Press, Israel/Steimatzky-Tchelet, Italy/Piemme, Japan/Hayakawa, Lithuania/Jotema, Netherlands/Cargo, Poland/Agora, Romania/Nemira, Russia/Exmo, Serbia/Vulkan, Slovenia/HKZ, Spain/Trini Casa Editore, Sweden/Modernista, Taiwan/Crown, Turkey/Altin Kitaplar, UK/HarperCollins ★愛瑪·史東(Emma Stone)的製片公司已拿下此書改編成電視劇的版權。 https://variety.com/2021/tv/news/emma-stone-a24-flicker-in-the-dark-series-hbo-max-1235081259/
暗夜爍光
Stacy Willingham (史黛西·威林漢)
★來自世界暢銷作家蘿希.沃爾什(Rosie Walsh)又一全新浪漫愛情故事,引人入勝、讓人徹夜未眠的懸疑情節!目前版權已售捷克、荷蘭、愛沙尼亞、法國、德國、挪威、斯洛伐克、巴西、芬蘭、羅馬尼亞、俄羅斯。 ★作者前一本書The Man Who Didn’t Call海外授權34國,賣了超過百萬本,繁體中文版權已售。
此生之愛
Rosie Walsh (蘿西.沃爾什)
David想介紹的書《成為媽媽改變的不只是人生,還有大腦!》(MOTHER BRAIN: How Neuroscience Is Rewriting the Story of Motherhood)David的客戶Henry Holt從2021年9月取得版權到現在已經賣了九國版權,而且多國都還是出版社競價搶得你死我活的。目前已授權英國 (Weidenfeld)、德國(Harper)、荷蘭(Ambo Anthos)、匈牙利(HVG)、義大利(Bompiani)、俄羅斯(Mann, Ivanov & Ferber)、塞爾維亞(Publik Praktikum)、西班牙(Urano)與土耳其(Kronik)。 David的小學同學Eva前幾年成為新手媽媽,嫁去美國的她成為母親後感覺變了一個人,她告訴David她的生活現在都圍繞在孩子身上,感覺不再有自己的時間能旅遊能讀書,她特別羨慕單身的David動不動出差或旅遊的生活。(謎之音:其實單身也有單身的孤獨啦...)
成為媽媽改變的不只是人生,還有大腦!
Chelsea Conaboy (雀兒喜·科納博伊 )
很多時候David要介紹很high tech的書都會很心虛,因為自己不懂,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肯定屬於這類型的題材。有一次和外國朋友去爬山的時候,朋友提到他用幣託(BitoPro)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買進比特幣賺了多少多少錢,還秀給我看那個app。後來David決定註冊一個帳號自己玩看看,後來才發現加密貨幣就像是股票一樣,有各式各樣的投資標的,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是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與穩定幣泰達幣(Tether),當然還有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炒作的狗狗幣(Dogecoin)等等。經過了幾個月的嘗試,David小賠了一點點認賠賣出,我覺得股票投資已經夠難了,加密貨幣投資的風險更高,而且蠻有投機性質存在。不同國家也一直推出新的規範想要防止加密貨幣被用來洗錢恐怖主義分子融資等等。 其實很多實體銀行與線上支付業者(如paypal)都陸續在開放讓客戶能透過現有帳戶購買、持有與出售比特幣,而薩爾瓦多更是於今年6月宣布比特幣為法定貨幣。作者在《加密貨幣風潮的推手們: 那些不為人知的崇高理想、貪婪與謊言》(The Cryptopians: Idealism, Greed, Li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First Big Cryptocurrency Craze)一書中用非常易懂的文字和我們解釋什麼是加密貨幣,比方我們常常透過網路傳照片、PDF,傳送者與接收者都會有那個檔案,但是加密貨幣透過區塊鏈會清楚的讓全世界的人都看的到A把加密貨幣賣給了B,一目瞭然。加密貨幣不會通貨膨漲、不被操控自由流通、跨國交易方便、隱匿性、可分割、交易手續費低,然而加密貨幣不是法定貨幣很容易被拿來當作非法交易,採礦對環境危害很大,因為比特幣礦場所消耗的電力大多來自燃媒發電。
加密貨幣風潮的推手們: 那些不為人知的崇高理想、貪婪與謊言
Laura Shin (勞拉·辛)
還記得好幾年前大姐和我端午節的時候特別請媽媽教我們包粽子。媽媽年紀也大了,我們知道可能之後她端午節不會再包粽子了,對她而言太吃力。只記得我拿著紙筆紀錄著媽媽口述要準備的食材、餡料以及順序等等。後來大姐接下媽媽包粽子的傳統,可惜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沒有機會吃到。我其實很少介紹童書繪本了,但看到《麗麗做包子》這本書還是讓我想起家族一起包粽子的甜蜜回憶。 繪本裡麗麗和奶奶要一起包包子,奶奶很有耐心一步一步的教著麗麗包包子的步驟,結果發現他們缺了要放在蒸籠裡擺放包子的蔬菜葉,公寓裡住著好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奶奶,麗麗爬到六樓去找波蘭老奶奶幫忙,沒想到波蘭老奶奶正在做波蘭餃子,她也缺了一樣食材…。於是麗麗和她可愛的柴犬跑上跑下幫不同樓層的老奶奶取得她們需要的食材,雖然很累人但是最後麗麗有了最美的一個回憶,除了吃到各國美食,她還第一次看到被包著像餃子的寶寶弟弟回家團圓。 我覺得這本繪本除了畫的很好之外,也把不同國家對於老奶奶的稱呼,還有驚歎詞、問候語融入繪本裡,像是中文的「糟糕」、義大利文的「你好」(Buongiorno),此外不同樓層上上下下也考驗小朋友對數位的記憶以及方向感,是一本又溫馨又有很多知識細節的繪本。
麗麗做包子
Melissa Iwai (梅麗莎· 岩井)
為什麼想介紹《我不在辦公室: 居家工作的問題與前景》(Out of Office: The Big Problem and Bigger Promise of Working from Home)這本書呢? 我想經過新冠病毒洗禮的大家,對於工作應該有很不一樣的理解了。多年以前當國外客戶一直希望合約採電子簽的時候,我東問西問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大家一堆理由沒辦法電子簽。但是當去年疫情開始,David 100%的客戶都採電子簽了,雖然很多不是全程線上簽,但至少出版社願意接受打印合約簽名蓋章再提供掃描的這樣方式不讓版權貿易因為新冠病毒而中斷。至於工作的模式,已經很多國外客戶告訴我就算疫情好轉後他們也沒法每天都通勤去上班。居家工作有很多的好處,比方說彈性的工時、不需要忍受通勤的痛苦,然而David自己會有一些疑惑,因為居家工作是種被迫的方式,並不是政府與公司想的透徹的替代方案。居家工作使用到的電、網路、資源似乎只能員工自行吸收。在家裡工作是否能有彈性的工時或者仍需要被老闆主管透過各種通訊軟體隨傳隨到? 所以當我看到《我不在辦公室: 居家工作的問題與前景》這本書兩位作者說到「你以為你是居家工作? 其實你只是被囚禁在家工作」(You might think you are working from home but you are not. You are laboring in captivity.)。在新冠病毒還沒爆發之前兩位作者就毅然決定離開紐約回去蒙大拿州米蘇拉市居家工作,他們對於居家工作有著很美好的規劃與想像,後來經歷了新冠病毒,兩位作者採訪了上百位被迫在家上班的人,想要勾勒居家工作會產生的問題以及前景。作者先是提到居家工作應該是把工作與生活分離開來,我們需要有彈性處理工作,無論是優先順序或是我們工作的時間,第二是居家工作還仰賴新的工作文化,讓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反過來讓生活完全被工作所主導。第三部份是要看原本職場裡的科技是如何讓工作看起來輕鬆有趣,其實這些科技都只是要讓員工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工作然後花更多的時間在辦公室。最後一章就是如果我們不再把工作視為生活的重心,對於每一個人私生活裡的社區或社群而言,我們是否能發展不同的生活圈與興趣?
我不在辦公室: 居家工作的問題與前景
Charlie Warzel (查理‧瓦爾茲)Anne Helen Petersen (安妮·海倫·彼德森)
雖然在此時假新聞的現象十分明顯,然而它背後的心理學卻不是新的現象。 新的現象是虛假訊息在數位年代非常容易傳播與生根。 從陰謀論到另類事實,該是時候看一看假新聞的時代了!
假新聞年代: 事實與謊言
Ed Coper (艾德·寇波爾)
榮獲喬治波克新聞口述歷史獎(the 2020 George Polk award for Oral History)!普立茲獎得主華盛頓郵報記者伊萊.薩斯洛(Eli Saslow)全新力作!一部富有力量與淨化作用的描寫,闡述一個國家如何設法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從恐懼害怕到戰勝眼前的病毒,人們如何面對挑戰與克服困境。《疾病肆虐下的聲音》(Voices from the Pandemic: Americans Tell Their Stories of Crisis, Courage and Resilience)紀錄美國各地人民身處嚴峻疫情下的心聲! 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全世界毀滅性的衝擊,影響了世界所有人。從第一個不祥的徵兆開始,著名記者伊萊.薩斯洛(Eli Saslow)開始採訪美國人各層面的狀況,第一線紀錄他們真實的經驗。疲憊痛苦不堪的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冒著生命危險在紐約市四處奔波;焦頭爛額醫護人員不禁坦言:「又將面臨下一個十二小時的白日噩夢」。見二連三的噩耗襲來,人們看不見希望曙光。
疾病肆虐下的聲音
Eli Saslow (伊萊.薩斯洛)
★Henry Holt 2022年春季主打小說,版權已授德國(Ullstein)、義大利(Bollati)、克羅埃西亞(Znanje) ★ 「艾莉森·埃斯帕赫(Alison Espach)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她的文筆看似輕描淡寫卻帶給人難以想像的情感震撼,這本小說感人至極,從頭到尾無懈可擊,在讀者沒預料的時候又讓人會心一笑。」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Station Eleven)作者艾蜜莉.孟德爾 (Emily St. John Mandel)
寫下你剎那消逝之時
Alison Espach (艾莉森·埃斯帕赫)
一年以前Jemma、Matt以及其它6位賓客受邀參加Lucas與Nina的婚禮,婚禮辦在俯看海洋的豪宅。只是當天婚禮沒辦成,反倒是Lucas的妹妹出了意外死於海上。 一年之後這八位賓客回到Lucas的家裡,原本以為是參加燭光悼念儀式,萬萬沒想到Lucas指控這八位賓客中有一位是殺害他妹妹的兇手,他準備了劇服讓每個人角色扮演。這場扮演遊戲會怎麼結束? 兇手是否會被繩之以法? 此書的新書發表非常有創意,某讀書會的六位成員與羅漫驚悚小說家Priscilla Posy共同參加這場表演。這場表演呼應了《謀殺遊戲》的劇情,七個人共度一晚後,隔天Priscilla Posy被發現陳屍於地上,讀書會的六位成員得提供他們創意的不在場證明,觀眾可以透過臉書連線線上表決他們認為最可能是兇手的嫌犯,此外觀眾還可以決定表演者的穿著與晚餐的菜單,對於喜歡看表演的David而言是個非常有創意的新書發表會。
謀殺遊戲
Rachel Abbot (瑞秋‧艾布特)
David忘了哪一年去北京出差,發現現金超難用,便利商店人人都改用行動支付,無論是微信支付或是支付寶,有時拿了一張鈔票去超市買東西還會面臨對方沒有零錢找的窘境。一直到近幾年台灣也開始流行Line Pay、街口、Apple Pay、全聯支付PX Pay,不過規模與應用還是沒法和中國相提並論。 《無現金革命》這本書想要探討中國金融科技革命如何改變華爾街甚至整個世界。中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新定義了貨幣,將落後陳舊的現金金融系統變成以科技巨頭阿里巴巴與騰訊為中心的金融系統,只要輕鬆透過手機微信支付或支付寶app,十億多的用戶可以進行支付、貸款、投資以及各種服務,像是把西方國家的臉書、谷歌、推特、高盛證卷、亞馬遜全部結合在一起。然而金融科技的發展往往也會帶來個人隱私的疑慮,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都在考慮要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也許未來出國旅遊消費都會變得更容易,但過度的權力集中在這些科技公司是否會有任何風險? 是否侵犯我們的隱私? 壟斷市場扼殺競爭? 這都是這本書想要帶領讀者探討的問題。
無現金革命
Martin Chorzempa (馬汀.喬爾澤帕)
★榮登「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及 Richard & Judy選書,《玻璃屋》作者——伊芙·柴斯最新作品 勞倫、凱特與芙羅拉是同父異母的姊妹,她們共有一位知名的藝術家父親與一個可怕的祕密。 幾年來她們各自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父親突然將她們召集到「岩點」——這個她們曾經為他最著名的畫作「女孩們與鳥籠」齊坐一堂的懸崖屋。
鳥籠
Eve Chase (伊芙·柴斯 )
★作者前一本小說LITTLE BIG MAN已授權簡體中文版權,中文書名《小大人》,繁體中文版權仍在。 某天,你以為已永遠失去的人,再次回到你的生活中,一切將會如何呢?
尋找返家之路
Katy Regan (凱蒂.里根)
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的這本《紅色王子:哈布斯堡大公的隱秘生活》重新詮釋了在民族認同和現代意識形態逐漸佔據主導的時代背景下,哈布斯堡王朝成員的個人歷史。其聚焦點是威廉·馮·哈布斯堡(Wilhelm Von Habsburg)這個 “紅色王子”。威廉·馮·哈布斯堡是哈布斯堡大公,金羊毛騎士團成員,奧地利軍官,烏克蘭上校,花花公子。另外,本書還講述了他的父親斯蒂芬(Stefan ,1860-1933)和哥哥阿爾佈雷希特(Albrecht ,1888-1951)。 斯奈德考察了在哈布斯堡帝國快速崩潰時代的哈布斯堡王朝成員的個人史。現代民族國家取代多民族帝國主要基於民族認同和現代意識形態的興起。在這樣一種新的地緣政治框架內,哈布斯堡帝國已經過時,這不僅體現在1918年帝國的滅亡,同時也體現於威廉、斯蒂芬和阿爾佈雷希特個人的不幸。 Wilhelm Von Habsburg wore the uniform of the Austrian officer, the court regalia of a Habsburg archduke, the simple suit of a Parisian exile, the collar of the Order of the Golden Fleece, and, every so often, a dress. He could handle a saber, a pistol, a rudder, or a golf club; he handled women by necessity and men for pleasure. He spoke the Italian of his archduchess mother, the German of his archduke father, the English of his British royal friends, the Polish of the country his father wished to rule, and the Ukrainian of the land Wilhelm wished to rule himself. In this exhilarating narrative history, prize-winning historian Timothy D. Snyder offers an indelible portrait of an aristocrat whose life personifies the wrenching upheaval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the rule of empire gave way to the new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Coming of ag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Wilhelm repudiated his family to fight alongside Ukrainian peasants in hopes that he would become their king. When this dream collapsed he became, by turns, an ally of German imperialists, a notorious French lover, an angry Austrian monarchist, a calm opponent of Hitler, and a British spy against Stalin. Played out in Europe's glittering capitals and bloody battlefields, in extravagant ski resorts and dank prison cells, The Red Prince captures an extraordinary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 in which the old order of the past was giving way to an undefined future-and in which everything, including identity itself, seemed up for grabs.
紅色王子: 一位哈布斯堡大公的秘密人生 (簡體中文版書名)
Timothy Snyder (蒂莫西·斯奈德)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 Tyranny comes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Hitler's and Stalin's wars against the civilians of Europe in World War II. Americans call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Good War."But before it even began, America's wartime ally Josef Stalin had killed millions of his own citizens--and kept killing them during and after the war. Before Hitler was finally defeated, he had murdered six million Jews and nearly as many other Europeans. At war's end, both the German and the Soviet killing sites fell behind the iron curtain, leaving the history of mass killing in darkness. Bloodlands is a new kind of European history, presenting the mass murders committed by the Nazi and Stalinist regimes as two aspects of a single history, in the time and place where they occurred: between Germany and Russia, when Hitler and Stalin both held power. Assiduously researched, deeply humane, and utterly definitive, Bloodlands will be required reading for anyone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e central tragedy of modern history.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繁體中文版書名)
Timothy Snyder (蒂莫西·斯奈德)
★此書有50張插圖,Norton會提供permissions log給取得版權的出版社,取得版權的出版社需要與Norton購買圖檔,一般封面圖檔250美元,內頁圖檔350美元。 數十年以來喬瑟夫.坎伯的經典作品《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從神話與宗教故事得出一套跨文化的英雄原型,這些男性的英雄們尋找榮耀或是永生不死,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拍攝靈感,許多英雄電影都是以男性為中心,透過追尋的旅程討論人類的基本問題: 自我認同、善惡、人生意義等等。
千面女英雄
Maria Tatar (瑪利亞·塔塔爾)
「最極致的邪惡,乃出自最平凡的人之手。」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 'The sad truth is that most evil is done by people who never make up their minds to be good or evil.' Hannah Arendt 「怪物存在我們之間,但數量太少不足以構成真的危險,真正危險的是像你我一樣的素民老百姓與第二線的工作人員,隨時準備相信訊息不提出任何質疑就採取了行動」作者丹·格裡頓
桌面屠夫: 歷史中不為人知的邪惡
Dan Gretton (丹·格里頓)
★ 作者先前兩本書BREASTS與THE NATURE FIX共授權了十四國。 ★ 此書會吸引喜愛《樹,記得自己的童年:一位女科學家勇敢追尋生命真理的故事》(Lab Girl by Hope Jahren)、《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的讀者群
心碎: 透過科學走過人生低谷
Florence Williams (弗洛倫斯·威廉姆斯 )
David還記得幾年前某位朋友誤點了釣魚郵件然後被勒索支付贖金,若不支付無法使用電腦開啟檔案。然而她的公司決定不向惡勢力低頭,選擇格式化朋友的電腦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大家應該多多少少也聽過勒索軟體ransomware對嗎? 無論是企業、IT、電視、廣播、石油公司都曾被攻擊癱瘓影響營運。 我想推薦的書《勒索軟體剋星》是介紹一個專門對抗勒索軟體的正義聯盟。這些程式工程師與駭客們在全世界不同的角落對抗著惡勢力,包括美國、英國、德國、匈牙利。這個對抗勒索軟體的聯盟成員有些是自學程式與編碼,有些入不敷出但為了正義花自己的時間資源來對抗數位惡棍,很多時候這些數位勒索案件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或是政府機構不願意幫忙或是束手無策。這本書讓我們一窺這些勒索軟體剋星們的日常生活,如何為了拯救檔案資料、讓企業公司能正常運營而與對手周旋,內容讀起來像是科技驚悚小說一樣高潮迭起。
勒索軟體剋星
Renee Dudley (芮妮·達德利)Daniel Golden (丹尼爾·高登)
★此書電影優先權(film option)已售出 ★此書版權已授權英國(Orbit UK)、美國(Orbit US)、德國(Klett-Cotta)、法國(Bragelonne),西班牙則是競價中 ★由於作者Anthony Ryan奇幻小說太有名了,新小說Orbit是打算封面上用筆名A. J. Ryan來做區別
黑紅之川
Anthony Ryan (安東尼·萊恩)
PERFECTLY PEGASUS講的是一隻出生在天空中的飛馬Nimbus,她有大大的翅膀,而且可以把雲雕塑成各種形狀,整個天空都是她的遊樂場,然而有時候一個人的天空孤伶伶的很孤單很空虛,Nimbus仰望著星空幻想有人能陪伴她,有一天當一顆流星劃過天際,Nimbus因為來不及許願,決定從天空飛到陸地去找那顆流星許願,結果她找到了獨角獸Kelp。Kelp讚嘆Nimbus有翅膀能飛,而Nimbus則是驚嘆Kelp的角能產生彩虹。兩人一見如故,Kelp聽了Nimbus找流星的原因後決定幫她,兩人在陸地上找遍了各角落都找不到,後來Kelp決定找他的朋友來幫忙。Nimbus從來都沒有朋友,她很感謝Kelp陸上與海裡的朋友們幫她找流星,然而最後還是找不到,Nimbus悵然的飛回天空,她不曉得她會不會再看到另一顆流星來許願,當她看著星空時,她突然意識到她的願望其實已經實現了,她急急忙忙飛回陸地去找Kelp還有她新的朋友們。 明年出版的KELP & NIMBUS也是此系列相關的第三本繪本,相信可以帶給讀者更多文化多元、包容異己的啟發。
找尋朋友的飛馬Nimbus
Jessie Sima
★作者經紀公司Janklow & Nesbit倫敦書展詢問度最高的小說,目前版權已售美國(Orion)、英國(Anchor Books/Random House)、巴西(Intrinseca)、芬蘭(Otava)、德國(DuMont)、希臘(Metaixmo)、匈牙利(General Press)、義大利(Longanesi)、荷蘭(The House of Books)、葡萄牙(Planeta)、西班牙(Roca)、瑞典(Modernista)等十二國。根據Janklow & Nesbit,義大利出版社在收到書稿五個小時內立即報了pre-empt報價,他們太愛這本小說了。其它國家有的是一口氣買了兩本小說版權,除了《字謎俱樂部》之外也買了作者下一本小說《迪爾克的難題》(Dirk's Dilemma),目前有劇情簡介。 「這真是太奇怪了,我究竟來自哪裡幾乎沒有線索。」克萊頓說道。
字謎俱樂部
Samuel Burr (塞繆·伯爾)
★作者前一本書THE POWER OF STARTING SOMETHING STUPID廣受好評授權多國,包括韓國、日本、中國、越南、俄羅斯、印尼、台灣等。繁體中文版書名為《蠢方法才是好方法:用非常識實現你的理想、夢想與狂想》(晨星),簡體中文版書名為《要成功,先發瘋:實現夢想,從做一件傻事開始》(機械工業出版社)。 ★喜歡《複利效應:6步驟引爆收入、生活和各項成就倍數成長》(The Compound Effect by Darren Hardy)、《一週工作4小時》(The 4-Hour Workweek by Timothy Ferriss)的讀者也會受益無窮的一本書。
反時間管理
Richie Norton (李奇.諾頓)
深受喜愛的《老派科技的逆襲:黑膠、底片、筆記本如何面對數位狂潮還能屹立不搖》(The Revenge of Analog: Real Things and Why They Matter)一書作者David Sax為人類的未來提出了一個願景——不是目前虛假數位烏托邦。 多年來,消費者被承諾擁有簡單、無憂無慮的數字生活。我們可以在舒適的家中生活、工作、學習和玩耍,輕彈手指就能將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送到家門口。即時通訊將我們聚集在一起。技術便利將使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類比未來: 如何在數位時代打造更人性化的世界
David Sax (大衛‧賽克斯 )
David其實很怕狗,我記得小學時被爸爸養的狼犬追趕咬傷手臂,心裡一直有陰影。一直到了大姐在2009年養了馬爾濟斯才改觀。這隻名叫「貝貝」的小狗不曉得為何特別喜歡我,大姐說是因為我會願意讓它輕咬,也不會對它大吼大叫,我記得它和我玩一玩就會躺著要我幫它摸摸肚子,對動物而言腹部是最脆弱的位置,貝貝願意讓我撓肚子透露了它多麼相信我,另外它累的時候喜歡靠著我睡覺,很多時候去大姐家過夜時貝貝都會跑來我的床邊依偎著我一起睡。如今貝貝已經是隻老狗了,太興奮會喘不過氣、喝水會嗆到、身體不好嘴臭,不過我每次看到它都還是會緊緊抱著它,它帶給我好多快樂的回憶,我只能珍惜每一次見到貝貝的機會。 今天想介紹的書是狗狗認知行為學專家亞莉珊卓.霍洛維茲(Alexandra Horowitz)所寫,新書的名字是《狗狗日記》(The Year of the Puppy)。大部份的人都不是從狗狗誕生的第一天開始養起,科學家也好或是一般愛狗人士也好,很少有機會觀察幼犬和人類相處、學習成為狗的過程。亞莉珊卓.霍洛維茲決定在這本科普回憶錄裡去紀錄她的小狗柯德(Quid)從出生到一歲的成長過程,剛出生的幼犬在人類的家庭裡無論是認知或是與人的互動都有許多的功課得學習。很多時候在訓練狗的行為舉止時,我們忽略了幼犬成為小狗的過程,狗狗的第一年如同經歷了人類嬰兒、童年、青春期等不同階段。透過每週的紀錄,亞莉珊卓.霍洛維茲觀察小狗柯德並對狗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從幼犬柯德的觀點,它們如何去看、去聞、去理解這個世界,產生自我的意識與個性。亞莉珊卓.霍洛維茲同時也把狗狗與幼兒的發展進行類比與比較,指出兩者相同與相異的地方。《狗狗日記》是愛狗、養狗人士、想多認識狗狗的人不可缺少的一本書。
狗狗日記
Alexandra Horowitz (亞莉珊卓.霍洛維茲)
★作者經紀公司Janklow & Nesbit目前版權已售美國(Mariner)、英國(Borough Press) 機械人安妮是一個被打造成完美女友的機器人。她的存在唯一的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男友道格情感與生理的需求。她每天在道格回家前煮好晚餐、穿上道格買給她的衣服。她甚至可以配合道格隨時調整性欲,在做愛前將身體溫度調整到完美的37度。沒錯,她有時會忘了打掃家裡,但是她極為努力滿足道格所有的期待與需求。
機械人安妮
Sierra Greer (席亞拉·格李爾)
由世界各國政府所採用, 史上最尖端、最具侵入性的監控武器之一的故事
飛馬間諜軟體——我們口袋裡的間諜如何威脅隱私、身分和民主的終結
Laurent Richard (羅杭.希查德)Sandrine Rigaud (桑德琳.里戈)
★此書版權已授權美國、英國、巴西、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以色列、羅馬尼亞、西班牙 沒有大吵、沒有婚外情,離婚就這麼發生了,29歲的梅姬該如何面對這一切?還是其實她過得更好呢?
我離婚,但其實我很好!
Monica Heisey (莫妮卡.赫希)
《第一批天文學家:原住民關於星辰的神話與智慧》(THE FIRST ASTRONOMERS: How Indigenous Elders Read the Stars by Duane Hamacher)是首部向大眾讀者介紹世界各地原住民族眼中的星星的書籍,這些知識在歲月侵襲之下逐漸喪失,也代表著現代人不像原住民懂得透過星象判斷天氣、季節與海象、不懂得如何利用日月星辰來挑選最佳的耕種時節、何時該出海捕魚、預測動物遷徙、在汪洋中航行等訊息。原住民關於星空的故事往往也保留人類道德、勇氣、是非、正義的智慧。 比方澳洲Yolngu(悠龍)族原住民古老傳說裡有三個兄弟違反了律法出海去獵補被視為聖魚的King Fish,而且他們出海前,部落裡的老人一直透過星象告訴這三個兄弟這個季節搭獨木舟出海補魚常會遇到突來的暴雨,最後太陽神處罰這三個兄弟用一陣風把他們的獨木舟和這三個兄弟吹上天空,這個星座就是獵戶座。這個關於星座的故事不但告誡後人不應該違背律法去獵補神聖的魚,也提醒年輕人要尊重部落年長者的經驗與智慧,另外當日落時看見獵戶座在星空時就是代表當時是季雨的節氣,出海補魚要特別小心突然的暴雨。
第一批天文學家:原住民關於星辰的神話與智慧
Duane Hamacher (多恩.哈馬赫)
各位自行車迷,請繫好你的頭盔!我們即將駛進「全球最盛大的自行車賽事」這形象背後鮮為人知的世界! 在《痛苦與榮幸——環法自行車賽的內幕故事》(Pain and Privilege: Inside Le Tour)中,作者蘇菲.史密斯(Sophie Smith)以卓越深入的眼光,從迷人的嶄新視角,披露這場世界最盛大的賽事中,所有的犧牲、絕望與謀略,以及七月為期四週的各種混亂。
痛苦與榮幸——環法自行車賽的內幕故事
Sophie Smith
馬克狄克遜的屍體在垃圾場被發現,屍體的舌頭不見了。當警方詢問酒保蘇菲關於馬克的訊息時,蘇菲告訴警方常客馬克消失前兩小時,在他們酒吧偷了一杯酒。 然而她沒有告訴警察的是,她是殺死他的人。而他的舌頭正被醃在她酒吧冰箱的罐子裡。
你知道她是誰
Meagan Jennett (梅根·珍尼特)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2021年度最佳選書第一名! ★此書版權已售加拿大、英國、法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羅馬尼亞、俄羅斯、土耳其 ★Netflix話題電影《滅絕》(Annihilation)作者傑夫·凡德米爾(Jeff VanderMeer)又一全新力作!懸疑、驚悚的故事情節,訴說著一段黑暗詭譎的陰謀、一群瀕危物種正慢慢消失,人類又將面臨怎麼樣的結局?
蜂鳥與螈
Jeff VanderMeer (傑夫·凡德米爾)
《時尚》、《城市與鄉村》生活雜誌評選為年度最好看的書之一 在帕妮絲之家長大的女兒書寫與母親溫暖又療癒的生活 承襲家庭飲食文化,記錄每一口真實又美味的回憶
家的永恆滋味:食物與愛的美味實踐,慢食教母給女兒的人生MENU (繁體中文版書名)
Fanny Singer (芬妮.辛格)
古典又豐富的法國美食百科 作者被企鵝出版社譽為「安東尼波登之前的美食冒險家」 古典法國美食傳奇
法國美食傳奇
Waverley Root (韋弗利‧魯特)
試過各種投資理財法,仍然無法財務自由? 不是你沒財運,而是不夠了解自己的「生財天賦」, 其實,有些人適合存股,有些人卻適合創業,
金錢性格:找出你的生財天賦 (繁體中文版書名)
Melissa Browne (梅麗莎.布朗恩)
挖掘人性本質,提升決策品質! 善用行為倫理學,洞察不由自主的心理反應,
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繁體中文版書名)
Max H. Bazerman (麥斯‧貝澤曼)Ann E. Tenbrunsel (安‧E‧坦柏倫塞)
公平正義不是非黑即白,法律也不是什麼都管得到。 我們認同懲罰的規範力,卻也看見寬恕的正向引導力量。 然而,要讓寬恕成為司法實務的一環,牽扯到極為複雜的衝突。
法律何時該寬恕?:從赦免、修復式司法到轉型正義,前哈佛法學院院長寫給當代的法律思辨課 (繁體中文版書名)
Martha Minow (瑪莎‧米諾)
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 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悠遠的傳統,造就出了日本獨特的民族性格――內斂委婉,重視群體,尊崇自然,接受人生及萬物的易逝和無常,淡然處之。
接納,才能自得:日本人的淡然之道 (繁體中文版書名)
Scott Haas (史考特・哈斯 )
他們是時代的產物、歷史的工具, 這段集體偏執的歷史,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教訓? 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
CIA洗腦計畫:解密美國史上最暗黑的心智操控實驗 (繁體中文版書名)
Stephen Kinzer (史蒂芬・金瑟)
過去,此地是所羅門王的名城,是眾軍集結、預言世界即將大戰的場所; 現在,考古長才將匯集此地,展開一場地上地下都精彩無比的挖掘大戰! 最會說故事的考古專家 艾瑞克.克萊恩全新磅礡力作
歡迎來到末日戰場哈米吉多頓:跟著考古隊重探聖經古戰場,一段錯綜複雜的近代挖掘史詩 (繁體中文版書名)
Eric H. Cline (艾瑞克‧克萊恩)
現在還能進場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 ,etc.)嗎?該all in嗎? 世界各國推出數位法幣計畫,人民會被加強監管嗎? 科技、金融巨頭開放加密貨幣交易(買車、上太空、投資),資產價值即將大震盪?
數位貨幣烏托邦:數據憑什麼成為錢?在比特幣出現之前的故事 (繁體中文版書名)
Finn Brunton (芬恩・布倫頓)
我們有權反抗、使用暴力、顛覆法律。 這,是在法律之外的另一種「法」。 《反民主》作者又一震驚世人的煽動之作!最狂的哲學書!
暴民法:當國家為惡、政治失控、正義失靈,人民的反抗無罪 (繁體中文版書名)
Jason Brennan (傑森˙布倫南)
2019年古典研究協會古德溫功績獎(Goodwin Award of Merit)得獎作品 牛津大學古代史教授開腦之作,打破你我對歷史的既定觀念 古史中聲名遠播的冒險家、前羅馬時代的地中海霸主
腓尼基人:一群被發明的祖先、一個「不存在」的民族 (繁體中文版書名)
Josephine Quinn (約瑟芬.奎因)
本書是探討法律、人性及社會的重量級著作   有關性與色情的法律,是否應該基於「何謂令人噁心」的社會風俗習慣?是否重罪犯應該被要求在汽車保險桿上貼上標籤或穿著T恤來昭示他們的罪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瑪莎.克雷文.納思邦,在這本震撼人心又精闢的書中,以批判的角度去探討在個人與社會生活中,以及特別是在法律中,羞恥與噁心所扮演的角色。   納思邦教授主張,我們必須提防這些情感,因為它們以麻煩的方式與我們想逃離自身人性的欲望交雜著;它們體現了一種使自己不受傷害的渴求,而這種渴求是不切實際,有時甚至是病態的。納思邦教授主張,噁心本身的思維內涵體現了巫術裡關於不淨的觀念,以及對純潔、不朽、擺脫動物性的無謂渴望,而與我們所知的人類生活不一致。」她主張噁心絕不能成為一個行為入罪化的判斷基礎,也不應該如目前這樣在法律中扮演加重或減輕刑罰的角色。她還主張,我們對她所稱的「原始羞恥」,亦即一種「針對人類不完美之事實」的羞恥,也應該同樣存疑;而她對某些懲罰活動中這種羞恥所扮演的角色,也持嚴厲批判的立場。
逃避人性︰噁心、羞恥與法律 (繁體中文版書名)
Martha C. Nussbaum (瑪莎.克雷文.納思邦)
  • ...
Bardon
  • 圖書類別
  • 圖書搜尋
  • 作者查詢
  • 獎項排行
  • 代理客戶
  • 目錄下載
  • 參考連結
  • 關於博達
  • 聯繫博達
博達著作權代理有限公司
© 2021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