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搜尋
進階搜尋:
原文書名
中文書名
ISBN
作者名
書訊內容
標籤
圖書類別

最早於1994年問世,2004年再版。二十年後,Norton要將這本迷人又諷刺的經典介紹給新世代的讀者。
預計2024年5月出版
永遠的芭比

一本透徹審視媒體報導犯罪事件如何對受害者和記者造成創傷的著作
「事件發生後72小時內接到媒體來電,您當時有什麼感覺?」
創傷產業鏈

安妮塔‧德蒙特死了。
正要破繭而出時,被忌妒自己的老公殺死了。
安妮塔‧德蒙特

海倫是一位研究高溫超導體的年輕天才理論物理學博士生。當她發現她的指導教授捲入一樁與學生戀愛的醜聞,海倫面臨抉擇,放棄研究?還是跟隨教授前往一間極具爭議性的大學?魯賓學院(Rubin Institute)是一所位於康乃狄克州沿岸一座小島上的研究單位,專收被其他學術機構開除的學者。不同於一般大學,魯賓學院沒有繁文縟節、沒有覺醒青年,更沒有抵制文化,富豪創辦人提供無限經費,讓這些犯下騷擾、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的可悲教授們可以責無旁貸地進行科學研究。海倫與其教授的高溫超導體研究將照拂全人類,有望得到諾貝爾獎,因此她決定帶著她的伴侶修,來到這座島上。
修認為海倫與自己是一對進步青年情侶,視進入魯賓學院為一種恥辱,代表向錢與權勢磕頭,因此他決定吃素來彌補海倫這個無恥的選擇;不同於修,初到學院的海倫雖然到處宣傳自己並非因被開除而來到這座島上,自我安慰等自己成功發現高溫超導體後,便能抵銷跟隨指導教授的罪惡感,但當她發現在魯賓學院,研究員能不受經費限制、不受道德壓力地追求真理,海倫開始懷疑若科學家能改善人類社會,我們有必要因其道德上的瑕疵而抵制他嗎?
如何得到諾貝爾獎

一位知名棒球評論家重新評估如何成為體育迷與其意義……
體育迷文化已不再像從前那樣;球隊老闆和員工越來越依賴球迷的盲目忠誠,而且經常作出違背球隊最大利益的行為。為了延攬新秀,故意讓球隊戰績下滑,向地方政府要求建設舒適的新體育場,剝奪球員利益等已成為職業運動圈的常態。
如何當個球迷

「管理一間公司的員工就像蓋房子,大家住在一個屋簷下,必須要知道這棟房子的根基與建造方式,按照相同工法擴建。如果不事先告知,每個人都會憑空違建,直到有一天不得不拆掉重蓋。」
—克萊兒‧休斯‧詹森(Claire Hughes Johnson)
從1到100

日本岩手縣大槌町矗立一座主人佐佐木格先生命名為「風的電話
」的電話亭,雖然裡面的電話沒有連接電話線,但那個空間可以讓每個人都不受打擾地拿起話筒,將思念傳達給再也無法相見的人。佐佐木先生的堂兄在2009年被檢查出罹患癌症,只剩 3 個月的壽命,他有所感觸比起「存在」的時間,人說不定「不在」的時間更長,死後的牽絆更為重要。於是在堂兄過世後設置了電話亭,希望自己的想念可以透過風傳遞給堂兄。
與風對話時,我想起了你

本書揭發美國醫療體系如何因特定人物的政治權力與貪婪,將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視為國家重要發展計畫與隨之而來的公衛災難。
所謂「個人化醫療」,指的是醫生分析病患的基因組成,量身定製一套專屬於該病患的治療方式與藥物。聽起來不錯吧!個人化醫療的提倡者承諾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減少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然而,個人化醫療的發展可說是十分緩慢,普通百姓也必須為此付出龐大代價。
專制的醫療

人類會買帳不是因為需求或品牌忠誠度,而是靠直覺。
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告訴我們:人類90%的決策都依靠「直覺」;萊斯利.茲恩則在《直覺的力量》一書中親授如何利用人類直覺的思考方式,達到推銷的目的而賣出你的產品。這本書的出世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萊斯利.茲恩早在《快思慢想》出版前30年,就於工作中觀察到丹尼爾.康納曼的理論,並且在30年間改變了產業界對行銷的概念。
直覺的力量

作者前兩本同為博達代理的小說A Witch in Time和The Ladies of the Secret Circus在Amazon網站上擁有上千筆4星以上評分,版權已賣巴西、德國、俄羅斯、西班牙、捷克等地
異變之月

1945年1月,突出部之役(Ardennes Offensive)失敗後,德國人深知戰爭已經結束,德國徹底輸了,許多人便計畫在盟軍制裁之前趕快變賣家當,離開德國。但是自從納粹開始入侵其他國家,各地拍賣會上早已因充斥著德國人到處掠奪來的金銀珠寶與稀世藝術品而無法賣出好價格。於是,與其拍賣,這些逃離的德國人想方設法走私他們的收藏品到海外,屆時再來煩惱如何賣掉它們。
同盟軍在察覺納粹的暴行與掠奪後,便下令執行避風港行動(Operation Safehaven),攔截軸心國成員為逃避戰爭賠償,偷偷轉移到中立國的資產。一直持續至1948年,當北約(NATO)需要曾效力納粹的軍官、科學家與商人協助圍堵蘇聯的威脅,這個行動才停止。
納粹如何將掠奪來的財寶兌現

頭腦發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容輕忽的一環。舉凡孩子的注意力、情緒、行為、溝通、學習與自信皆關乎頭腦,其發展程度決定了孩子如何接收、處理並回應外在訊息。人類的頭腦不會停止演化,隨著我們持續吸收新的事物,頭腦也會跟著進步,因此許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只會祈禱小孩趕快變「成熟」,而非主動引導孩子成長。
舉例來說,一直到近幾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才受到醫學界與教育界重視,從前的家長和老師對於患有ADHD的孩子一無所知,總是稱其不夠成熟、不努力、不認真,於是錯失了教導以及治療孩子的良機。
讓孩子的成長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