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得主亞當.強生(Adam Johnson)重建口述歷史,南島自然風貌,並發掘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當代文學不斷拓展地理與精神疆界的時代,著名作家亞當.強生帶來了令人震撼的長篇小說《尋路人》,這是一部少見以南太平洋為背景的小說,融合家族史、殖民創傷與生態危機的史詩。與其說它是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封寫給大洋洲的情書,也是作者對現代文明與失落文化的沉痛控訴。
《尋路人》以雙線故事展開:一邊是位於南太平洋邊緣小島上,一位勇敢的女孩出海拯救面臨飢荒的族人;另一邊則是東加帝國,人民努力在文明與野性、秩序與暴力之間尋找平衡。女孩Kōrero 的族人因氣候災難,被迫離開紐西蘭,歷經數代的漂泊,終於在一座貧瘠且遺世獨立的島嶼上落腳。他們建立起一個無階級、無暴力的社會,回歸簡單純樸的生活方式。沒有貨幣,沒有統治者,僅憑群體共識與資源共享運作。這個烏托邦看似和平,當人口增加,資源枯竭時,這樣的平衡就如同南太平洋的暴風前夕,脆弱而不穩,無可避免地將再度與外面世界碰撞。Kōrero 意識到,他的族人若不再尋找他路,就注定無路可走了。於是他決定出海,找尋族人新的居住地。另一邊,與Kōrero部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東加帝國以軍事為統治力量,也正面臨崩解的邊緣,王室紛爭不斷, 暴力如潮水一般從島嶼的邊緣一波一波湧回中心。
Kōrero 帶著一小隊人啟航,途中,他們登上一座看似荒廢卻曾是東加帝國軍事據點的島嶼。在這裡,他們遇見了一支流亡的帝國軍隊。Kōrero 嘗試和平對話,甚至邀請他們加入自己的團隊。然而在食物與資源不足的壓力下,雙方最終爆發衝突,不只傷害了Kōrero的族人,更摧毀了他對人性善良的信念。他親眼見到自己的族人為了生存選擇暴力,而那群被視為野蠻的戰士,卻也展現了同情與遲疑。這場混戰不是單純的「正義VS邪惡」,而是人性在壓力下的解體與重構。在資源稀缺與生存威脅下,任何文明都可能倒退,任何和平都可能戛然而止。
方向不是由地圖決定,而是由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找到的。 古代波利尼西亞人尋路(wayfinding)的世界觀貫穿全書,不僅驅動主角的行動,也成為小說主軸象徵。邀請正在迷航的讀者們一起踏上旅程,因為我們都是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