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搜尋
進階搜尋:
原文書名
中文書名
ISBN
作者名
書訊內容
標籤
圖書類別

老鋸木工托拉克是一個矛盾的人,驕傲而憤怒,正義而溫柔。咒駡著這個對他來說早已失去意義的世界,依然對幾年前失蹤的好妻子英格堡充滿愛。
現在他快要死了。
英格堡的托拉克

一位焦慮症患者的勇氣自白:焦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該如何跟它共處。
《焦慮又怎樣》以一種新的視角來描寫了焦慮症患者的真實世界,一出版便登上了各大書籍榜單的前列,引起了廣大媒體的熱議。德國頗具影響力的媒體《明鏡線上》盛讚道:“這不是一般的指導手冊,而是一本讓你眼界大開的書。”第一個廣播電臺則評論道:“弗蘭齊絲卡·賽柏特在書中敘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的治療過程以及她是如何學會與焦慮共處的。這本書敘事方式新穎有趣,毫不做作,值得一讀。”
焦慮又怎樣:把焦慮轉化為內在動力的自我認知之路!(簡體中文版書名)

一個偏僻公園裡的驚悚案件,牽扯出米蘭上層社會過往的祕密與謊言。
1978年,義大利西恩納(Siena)。一群就讀專為米蘭富家子弟所設私校的十八歲年輕人,正在校外教學途中。酒喝得太醉,玩笑開得太過火,悲劇尾隨而來。這是混亂的關係、哀痛與恨意之網的開端,糾結不清的線頭直指今日。
場景回到米蘭,個人魅力與缺點一樣鮮明的警探達里奧·米蘭達(Dario Miranda)正在調查一起郊區公園婦女斷掌案——愛護動物的警探對這裡可是熟得很:此處綠地經常有老人、小孩與慢跑者經過,但最近也出現了某個設置陷阱,暗中等待受害者以取樂的傢伙。
夜的證言

二戰結束,德國戰敗,整個國家士氣低落,迷失了方向。而此時的出版竟然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武器,能夠左右民眾的思想。於是,在那個一切從零開始的年代,盟軍的宣傳機構、秘密的德國文學組織、穿梭於兩德之間的流亡作家紛紛登上歷史舞台,加入到這場以出版物為主角的“戰爭”之中。
《德國出版零時年》講述的就是這樣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使讀者有機會對兩德二戰後的作者和文學,有進一步的探索機會和全新的認知,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認識戰後兩德,甚至世界的文學與出版。
德國出版零時年——作家、讀者、暢銷書,巨變後的圖書世界 (簡體中文版書名)

榮獲2020年Il Premio Letterario Nazionale Elio Vittorini國家文學獎
2020年斯特雷加文學獎 (Premio Strega)提名
2020年Città di Moncalieri城市文學獎提名
湮沒之城

拿坡里傳奇人物的自傳型小說,描述一個退役拳擊手轉變為文學推手的歷程
小說改編電影將於2022年夏季開拍
Tullio Pironti曾是個在拳擊場上呼風喚雨的拳手,在歷經五十場賽事及一次悲劇性的KO之後,他決定高掛拳擊手套,從此告別拳擊生涯,並且開始了他的寫作人生。他甚至成為了書商,將世界各地的作家如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安·萊絲(Anne Rice)、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及小說家納吉布·馬哈福茲(Nagib Mahfuz)及其作品引進到義大利。
從拳拳到肉到刻骨銘心

榮登明鏡週刊(SPIEGEL Bestseller)暢銷榜!
作者所監導的梅克爾紀錄片於2021年8月首播,梅克爾也出席其中。
「這本回憶錄出色極了!對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個性有著令人興奮的洞察!」—— 柏林-布蘭登堡廣播公司(RBB)
土耳其烤肉攤前的總理

這部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對父子從盧安達到里斯本的旅程,兩人的最終目的地是里斯本市郊的天堂貧民窟。賈伊米莉亞·佩雷拉·阿爾梅達(Djaimilia Pereira de Almeida)透過生動的語言,對後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滅進行了飽富感情的講述。——2019年海洋文學獎頒獎詞
1970年代在安哥拉盧安達,由於分娩時出現嚴重的併發症,阿奎爾斯(Aquiles)出生時患有嚴重畸形,這也決定了他往後的命運。1985年,阿奎爾斯的父親卡托拉(Cartola)帶著他一起前往葡萄牙尋求治療和手術。他們相信這是一次臨時性的旅行,他們將作為真正的葡萄牙公民受到歡迎。然而,在首都里斯本,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前殖民地對移民的偏見,而返回安哥拉變得遙遙無期。
盧安達,里斯本,天堂

「馬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 在這本書中,作者修曼耙梳了這種淵遠流長的關係。
最佳的自然寫作、紮實的研究,扣人心弦的報導!
馬是人類的第一位繆斯女神,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人們進行藝術創作。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和馬緊密聯繫在一起, 對這種動物最古老的描述約有 35,000 年的歷史,最早的馴化證據約在 6,000 年前。 「馬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經常往返北京、柏林兩地的德國記者史戴凡·修曼 (Stefan Schomann) 在這本書中透過戈壁草原僅存的普氏野馬,講述了這種關係。從多爾多涅河(Dordogne)拉斯科洞穴 (Lascaux)中的馬岩畫,進入了 17,000 年的時間深處到馴化,因此第一批野馬的滅絕,最後, 到蒙古戈壁重新引入窺見牠們的身影。
尋找野馬:一個連接中國和德國、亞洲和歐洲的偉大故事

面對焦慮恐慌的方法不是放下、自我催眠,而是直視面對,與它共存!
焦慮恐懼本身是一股能量,每個當事人有機會把這股負能量轉成正能量!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焦慮和驚恐發作是司空見慣的常態; 與這種突如其來的恐慌或焦慮的鬥爭往往很累人而且沒有效果。 身為心理系統顧問的作者凱特琳娜・阿爾特邁爾(Katharina Altemeier)在跟焦慮症奮戰多年後,「體會」到焦慮無預警來襲的日子可以不必像這樣繼續下去。現在她知道了:只有接近恐懼、了解恐懼並敢於勇敢邁出一步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無論用藥物控制或者心理治療只能一時逃避焦慮,只有面對直視焦慮恐懼的人才能找到自己。 作者阿爾特邁爾帶領讀者,從她個人的親身經歷出發,提供專家的建議,並從系統心理學的角度為讀者提供具體的方法和解決方案,告訴我們如與恐慌焦慮共同生活,才能創造腳步輕快的人生。
焦慮!你好:如何在慌張來襲及焦慮淹沒之前轉化這股莫名的力量

2016年BBC烏克蘭年度圖書獎(BBC Ukrainian Book of the Year Award 2016)得獎小說!
當一個人的身份,是由恐懼、順從和遺忘所組成時代表著什麼?
英文版(Liveright/Norton)、荷蘭(Meulenhoff) 版權已授!
記憶中的藍鯨

「生命往前活下去,往後方能理解」(»Das Leben wird vorwärts gelebt und rückwärts verstanden.«,索倫·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恐懼的概念》)
故事核心圍繞在奧地利畫家克林姆下落不明的同名畫作《森林之內》,想要得到它的人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動機,藉此創造了1940s和2010s兩個世代的連結,隨著章節交替而來回展開敘述。
德文版(S. Fischer Verlag)、波蘭文(Arkady)版權已授!
林內迷蹤